捕获奇怪野兽

《重生生活在大唐》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读bbiqudu.com

见二牛学会了,张良就和他说“二牛,藤绳你自己应该会做,后面就是找一个动物多的地方多多下套子就行了”

“谢谢良哥,良哥,这什么地方动物多啊”

“笨,你们家旁边有溪流,你看那边脚印多,就在脚印多的地方旁边林子下套就行。”

“对哦,良哥,我怎么没想到呢?良哥我这就去弄”二牛迫不及待就想回家实验。

张良赶忙拦住二牛“慢着,记着两点”

“第一,不要一个人深入林子去捕猎”

“第二,记得拿一根棍子去检查陷阱,注意动物的反扑,有时候受伤是致命的”

“听清楚了没”

二牛赶忙道“听清楚了”

“嗯,记住,捕猎万分小心,薛姨就你一个男孩了,你是家里主心骨,你不能倒,知道吗”

二牛听闻坚毅的看着张良,“知道了良哥,我一定小心”

看着二牛远去的身影,招呼狗蛋跟上去自己的陷阱地。

路上狗蛋有些不解的问到“达达,为什么不带二牛哥去我们的陷阱地呢”

张良回答道“有一句名言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达达给你讲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流浪小孩,他饿极了,很想吃一碗肥美的肉,再喝点鲜美的肉汤。换上崭新的衣服,睡在舒适的大床上。这时,他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细柳下垂钓。老人旁边放着一个鱼筐,鱼筐里已经堆满了鲜活的鱼儿。小孩眼巴巴地盯着那筐肥鱼。这时,老人发现了小孩。见他如此可怜,又目不转睛地盯着鲜鱼。心存不忍,就对小孩说:“孩子,你想要地话,我钓上来的这筐鱼就送给你了。”然而,令老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孩居然摇了摇头,对老人说:“你能教我怎样钓鱼并送我一根鱼竿吗?”老人虽然惊讶,但还是答应了。小孩学会了,钓上来的鱼,有的自己吃了,有的卖了,活了下来。”

“达达,听了这个故事意思是不是说,那个小孩没有要那筐鱼,因为鱼终会吃完,但是学了本事就可以一直吃鱼是不是。”

“是的,所以我已经教会你二牛哥捕猎的本事,如果在把他带入我们的陷阱地,等于就把鱼送给你二牛哥,他后面如果不思考从哪里捕猎,那岂不是本事都白学了”

“哦,我懂了,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教给他本身本领,也要自己去完成,不然也是学不会的。”狗蛋若有所思。

“嗯,狗蛋真聪明,走吧,我们也赶快去陷阱地看看今天有没有收获。”

“嗯”

来到陷阱地,张良拿着木铲开始一个一个检测而狗蛋则是在修补陷阱,这也是张良给狗蛋的一个锻炼。

忽然来到一个陷阱处,里面传出“唬,唬”的声音,是一个大家伙,张良小心的打开草丛一看。

居然是獾,或许大家没见过这种动物,有点和非洲的平头哥很像,非洲平头哥属于蜜獾,张良面前这只是狗獾,是中国常见的一种动物。

(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华南、中南等地。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野生动物。狗獾体重约10~12公斤,体长45~55厘米。头扁、鼻尖、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壮,爪有力适于掘土,经常在洞里生活,背毛硬而密,基部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为黑褐色,毛尖白色,体侧白色毛较多。头部有白色纵毛三条;面颊两侧各一条,中央一条由鼻尖到头顶。下颌、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狗獾多栖息在丛林、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

“达达,这是什么啊,它好凶啊”狗獾一直发出“唬唬的声音”恐吓着张良和狗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龙哥帮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bi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