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潮风暴》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读bbiqudu.com
太行山。李言潮驮着俘虏陶小六,小心翼翼地避开树林,沿着小溪逆行,就骑马而言,李言潮前世也不陌生,他从小非常喜欢马匹,自己家就有马匹,而且父亲因中医的关系,有时也给马匹看看病,他总是在旁边细细观察,把舍不得吃的苹果分一角给马吃,很快就跟马熟络起来,主人高兴了,也会让他骑一会儿,但就马术而言,在这个时代,他究竟还算是菜鸟级别。
走了一会儿,远远看见前面崎岖的山路上,果然走着一路队伍,他们迤逦而来,却听见一人正在高声朗诵:“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李言潮停下,听着这洪亮的声音,想到这是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北上征袁绍外甥高干时写下的《苦寒行》,就知这只队伍不一般,想到这里李言潮赶紧下马,站在一边,用蹩脚的“官话”对着前导马队喊道:
“汝等可是临淄王人马?”
“是又怎么样?你是谁?”前导军官模样,穿着便军服的小校傲慢地应着。
“我姓李,有紧急军情,烦请与临淄王搭话。”
小校看到李言潮庄重的神情,又看了这几匹马和俘虏一眼,不敢耽误,赶忙去后面报告。
不一会儿,小将校跑过来喊着:“临淄王有请,你一个人来,莫带兵器。”
“甚好,烦请看好俘虏。”李言潮跳下马,指着俘虏陶小六对家丁模样的人说,然后跟着小校向前面走去。
将校边走边说:“见王的礼节知道吗?”
“草民山野鄙夫,确有所不知。”李言潮谦恭地说。
将校比划着,教会他见王驾的礼节。
走着,将校突然喊:“停——趋——”
见王前先行停顿,然后趋步前行,最后行叉手礼。
还没等喊趋,人群里面走面一年轻人:“免!来人近前说话。”
将校小声说:“小心着,这就是临淄王。”
临淄王站在那里,不怒自威,旁边一个年轻的身形高大的年轻太监,想来就是高力士。临淄王提高声音说:“这位阿郎,不必拘礼,怎么称呼,有何军情要报?”
“启禀临淄王,草民姓李,名言潮。前面有韦播带着万骑军二十余名,全是精锐骑兵,意欲伏击阁下及家小,被我抓住一个看守马匹物资之人,现来献上,烦请审问。”
临淄王听闻脸色大变,赶忙吩咐:“把俘虏带来。”
这时李言潮才敢偷看一下临淄王,李隆基,这个未来君王,一个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一个大唐盛世的毁灭者。
史书描述他七尺三寸,看来所言非虚,换算成现代数字约有180厘米,算高个,身材匀称,方脸,身穿绸缎圆领长袍,足下云头靴。眼睛是他亮点,眼神转换时,仿佛一束白光掠过,长期的贵族生活让他充满威严感,他的面容缺乏阳光照射,白皙中微微泛着黄晕,他的车马大约有十几俩,仪仗阵容整齐,更显得这位五品别驾郎气度非凡,这就是皇家贵族的势能吧。李言潮心想。
这时小校把陶小六带来,约束绳已被解开,一下跪倒在临淄王面前。
“罪卒参见临淄王。”陶小六还算灵活,罪卒,李言潮不禁心中好笑。
“韦播要行刺本王?汝细说一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唐潮作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bi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