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到大唐的四百年》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读bbiqudu.com
上回说到,司马师临死前,单方面地把权力交给弟弟,虽然皇上在司马师眼里是个傀儡,但毕竟权力应该由皇上赋予,而不是大臣之间交接就行了,皇上点头的过场还是得走的。
我们聪明能干的小皇帝曹髦,肯定也不会错过这个回揽大权的机会,马上急招自己的两名亲信率领六路军马火速回宫!
目的很明显,要从司马氏的手中,把军政大权重新分配。但是,必须赶在司马昭回京之前,部署好防御,因为,一旦拿走司马昭的军政大权,司马昭必反无疑。
司马昭当然也清楚得很,他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后,撇掉步兵、辎重,挑选精锐骑兵,日夜兼程,速回京师!
于是,曹髦与司马昭之间开展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速度与激情♂……
历史固然有很多偶然因素,但这些偶然因素,绝对撇不开人的因素,司马昭在这场时间赛跑中,就是准备充分!就是快!赶在曹髦安排的部队和防御工事准备齐全之前回京了!
一次兵不血刃、紧张刺激的速度博弈就此分晓,胜者——司马昭!
曹髦无奈,只好装作跟没事儿人似的:“唉哟,这不司马昭将军嘛,哈哈,你说你,大老远跑回来干啥(关键你还带了那么多军队驻扎在首都门口),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嘛,哈哈哈……来来来,设宴,我亲自为司马昭将军洗尘!”
曹髦无奈地将司马师手中的大权原封不动继续封给司马昭,封其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辅助朝政,带剑穿履上殿。
但是,虽说给司马昭加官进爵,但司马昭聪明和警觉得很,他嗅到曹髦身上隐秘的杀意,曹髦已经18岁了,以后不能还把他当小孩儿了,况且这小子是有自己想法的,稍不注意就可能被他干掉,从此,司马昭对曹髦有了愈来愈重的戒心。
第二年,曹髦在残破的大魏旧局下,无奈地加封司马昭大都督、允许奏事不名、封地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从礼遇上来讲,司马昭享受的是半个皇帝的待遇;从军事政治上来讲,司马昭控制着全国的军队和满朝文武,已经成为魏国实际的统治者。
同年,镇东将军诸葛诞反叛,他采用和毋丘俭一样的做法,将自己的儿子抵押到东吴当人质,联络东吴借兵。
已经有戒心的司马昭担心自己出兵后,曹髦在京城搞事,借机夺权,于是奏禀皇帝,要求皇帝和郭太后一块御驾亲征(名为御驾亲征,实则绑架,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憋屈的御驾亲征了,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司马昭万万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他的孙子也被人劫持去“御驾亲征”)。
司马昭征调青州、徐州、荆州、豫州四州兵马,不听令的、畏战的、装病的,一律斩首示众(这可就涉及政治站位问题了,不听自己的,顺便铲除一下)。
吴国也不是吓大的,好不容易抓着一个魏国将领反叛的良机,准备调集三万兵马前来援助,尤其是诸葛诞,据守城池、省吃俭用,等待吴国增援,一时打的难解难分。
司马昭明白,一旦吴国增援赶来,那取得胜利就更加艰难了,司马昭同时启动四项“阴招”:
一是安排一些老弱病残,分给他们极少的粮食,让他们在前线转悠;
二是放出间谍到诸葛诞的军队,号称吴军的救援马上就抵达了,请大家把心放到肚子里;
三是离间吴军救援队中的全端、全静、全怿、全祎、全仪(想不明白这五兄弟的老爹是怎么给他们起名的,五个孩子竟然三个孩子同音,老妈叫一声,全怿!来了全怿、全祎、全仪仨儿子报道……);
四是离间现在反叛的诸葛诞和之前反叛的文钦。
四管齐下,神仙也抵挡不住啊!
于是,诸葛诞看到魏军老弱病残、食不果腹,听说吴军马上要来增援,命令部队大吃大喝,养精蓄锐,准备起兵突击;而文钦认为司马昭鬼点子多,很可能是假象,跟他说不要浪费粮食,应该据守城中,静观其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驷脚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bi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