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面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bi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田蓝没吹牛,王老师和赵老师在山上种植的小麦的确获得了丰收。
这个丰收不仅指总产量,更指小麦的性状。
就像他们眼前看到的这几株,根茎矮壮,麦穗足有旁边小麦两倍长,沉甸甸的,将麦杆都压弯了。
赵老师双眼放光,在旁边滔滔不绝地介绍“这个小麦,你量一下,单个麦穗就有你的巴掌长,足有48粒麦子,千粒能达到80克而且它耐旱,抗倒伏,之前没水的时候,旁边的麦子都不行了,它照样长得绿油油。”
赵老师的目光缠绵在麦穗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在看自己的恋人,那般深情款款。
薛秀琴也爱上这几株小麦了。怎么能长得这么好呢这到底是什么品种的麦子她一定要带回宁甘农场。
耐旱好啊,每年宁甘人都担心春旱会害的小麦颗粒无收。
赵老师摇头,满脸严肃“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品种。这不是我培育的小麦,是那堆麦子当中的,也不晓得究竟是哪位前辈苦心造诣的结果。”
田蓝打哈哈“不管是谁培育的,只要种子能推广开来,为人民所用,让人民获益,那就是它最好的出路。”
赵老师猛点头,近乎于神经质地喃喃自语“没错,我要好好将这些种子传递下去。我要让全国都种满了这种高产的小麦。”
薛秀琴立刻提要求“那能给我种子吗我们大西北也需要优质的小麦。”
唐薇听了直翻白眼,张嘴就要来,这人真是好要脸。知不知道做小麦育种有多难都说山上凉快,8月天就像避暑山庄。可她为了观察每一株小麦的表现,9月天在地里都差点中暑了。
什么,种下去等着收就行你当是老农民种田这么简单啊。
农民种的都是成熟稳定的品种,管理起来方法也一样,到时候收获就行。
他们做的是育种工作,这些小麦都是不同的品种。从播种下去之后多久发芽,什么温度下发芽,土壤的湿度是多少,发芽以后生长速度,什么时候分孽,什么时候拔节,所有的这些都得记录。甚至大家虽然都是麦子,但每一株的管理方法都不尽相同,完了连小麦杆的高度都得测量。
如此辛苦,从7月一直忙碌到马上就11月了,他们才千挑万选出最优质的麦种。这人到底哪儿来的脸张口就要讨。
结果赵老师是个穷大方,没等唐薇的白眼翻上天,他就痛快地答应了薛秀琴“好啊,我可以分种子给你。不过我有要求,你在大西北种植下去后,一定要详细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到时候告诉我。”
唐薇要气疯了,她跟两个姐妹天天兢兢业业的种小麦。回头他们自己还没尝过这小麦的味道呢,赵老师居然就送人了。
赵老师还理由充分“西北环境恶劣,土地盐碱化严重,而且干旱缺水。如果我们的小麦在这种环境下也能够茁壮生长,那么代表它更有推广意义。”
唐薇不得不深吸气再呼气,以防自己三字经。
田蓝生怕这人炸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