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勤学(上)》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读bbiqudu.com
喻浩苦学建筑营造
喻浩是北宋初年浙江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家。他擅长营造,特别擅长于建宝塔,被誉为“造塔鲁班”。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曾经称赞他说:“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还有一句民谣说:“诗词数白公,造屋忆喻浩。”人们将他在建筑上的成就与大诗人李白相比,足以见他技艺之高。
喻浩从小就很喜欢做木工活。他小时候,常常到外面去捡些破木头,将它做成小巧美观的家具、房子、塔等各种玩具。到了二十多岁,他的手艺已经很不错了,能够造厅堂、庙宇、亭台楼阁。
当时,汴京城有一座相国寺,是唐代修建的著名建筑物。相国寺的楼檐造得非常精巧,一般人观看后,赞叹一番也就罢了。喻浩为了弄清它的结构和建造技巧,经常仔细地观察研究。为了学会修造这种飞檐结构,他常常一个人跑到寺前去观察。
有一次,他来到相国寺,起初是站着看,累了就坐下来看,坐久了又躺下来看。他躺在门楼的地上仰视观察,足足躺了一个时辰。寺里的人误以为他是无家可归,栖身寺门的乞丐,拿起棍棒要赶跑他。当有人认出他是大名鼎鼎的高手巨匠时,才消除了一场误会。
就这样,他在相国寺外面,边看边琢磨,接连看了许多日子,终于弄懂了其中的结构和奥妙,掌握了制造这种飞檐的技术。
不仅如此,为了钻研建筑艺术,他每到一地都要仔细研究当地的气候条件、风俗人情,作为设计工程的参考。所以他在建筑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北宋建国初年,浙江一带仍存在着“十国”之一的吴越国。吴越国王在国都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方形的木塔,叫梵天寺塔。当木塔初步建成,还未全面完工时,国王就迫不及待地去登塔。走到第五层时,塔身突然摇晃起来。国王很害怕,停下脚步,并责问主持木塔施工的总司务。这位总司务非常紧张,又不知塔身摇晃的原因,只得对国王含糊其辞地说:“这个,恐怕是塔身很高,塔顶又没有盖上瓦片,上截轻了,所以摇晃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大夏窃神权》《国医》《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天倾之后》【系统流小说】《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成为雍正妹妹之后》《游戏搞到一个亿》
于永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bi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