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韦编三绝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读】地址:bbiqudu.com

孔子韦编三绝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多才多艺,学问渊博。孔子曾说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

孔子从小就死了父亲,家境贫寒,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好通过自修来获得知识。他从15岁起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面向人请教。他问过作官的人;也问过普通人;问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问过年龄不大的儿童。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学习兴趣很广,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求知的机会,而且无论学什么,都要求个明白。他成年后,离家到各地去游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有一次,他去参加太庙(古代帝王祭祖的家庙)里的祭祀典礼,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样样都觉得新鲜,不停地向人打听。等到祭祀完毕,他还是抓住别人的衣袖不放,非问个明白不可。别人看到他老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就说他是“每事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立志勤学(上)》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读bbiqud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