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百炼出华章

于永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bi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韩愈百炼出华章

韩愈(768—824),字退之,是我国唐宋八大文学家之首,古文运动的领袖。

韩愈于公元768年出生在河南孟县一个有学问的家庭里。他才3岁,父亲就死了,由哥哥收养。10岁那年,哥哥被贬官了,他又随哥嫂流落他乡。一路上,哥嫂经常给韩愈讲故事,希望弟弟将来能够成才,重振家业。因而讲得最多的是古人业绩及他们的故事,以激发韩愈的进取心。如周文王坐牢写了《易经》,左丘明双目失明写了《左传》,屈原被放逐写了《离骚》,孙膑被削去膝盖骨写了《兵法》,司马迁受了宫刑写了《史记》等等。当哥哥嫂嫂绘声绘色地讲完这些故事时,对幼年的弟弟说:“人生是短暂的,历史却是永存的。你应该把这短暂的一生用在学习上,虽不求显赫一时,也要有所作为呀!”古人逆境成才的故事和哥嫂的期望,使韩愈很受启发。“我也要当屈原、当司马迁……”在他幼小的心里,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产生了。

他每天早晨公鸡一叫就起床,先到院中做一种名叫“八段锦”的体操,活动一下身体,然后回到屋里读书。他读书非常用功。吃饭没菜,他就拿看书来下饭。在读书中,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反复默读琢磨,或者向当地有学问的人请教,直到弄懂为止,从不退缩,从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在学习过程中,他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不是东学一本,西看一段。这样他完整地读了大量的诗书和史书。

随着时间的流逝,韩愈已经是一个风华正茂和有一定知识的青年了。他决定走出家庭,到社会上去锻炼成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