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中学校园环境的建设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由此可看出,环境建设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古代“孟母三迁”的经典故事更是印证了这一论断。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其整体面貌的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广大学生的成长,而且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因此,各中学都将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将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致力于将校园建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文明向上,能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的现代化育人场所。
校园环境建设的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21世纪需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德”在人才诸要素中处于首位,它往往通过日常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高尚品德的最基础最外显的表现方式,因此,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规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抓手,而创造优美整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欢光顾的场所便是公园,中央绿地等环境优美、卫生状况良好的场所。人们通过呼吸新鲜的空气,观赏布局合理的鲜花绿地,而使平时紧张的心情得到最大限度地放松,看着干净又美丽的自然环境,愉悦的心情自然产生。
事实上,处于身、心理迅速发育期的青少年更需要这样一种幽雅环境,它有助于让学生躁动的心情平静下来,让他们感到我们的学校就象花园一样,我喜欢在这儿学习、生活,这种爱鸟及屋的迁移心理能让学生从喜欢学校的校园环境,进而喜欢老师、同学。
在那样的温馨和睦的氛围中,有老师循循善诱的辅导,有同学们的热情相助,有丰富多彩的校园学习生活,学生自然会产生盼着上学,盼着和老师同学相处,感到在学校里生活是最充实最快乐的。这种愉悦的心理自然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行规变好了,同学关系融洽了,受到老师、家人、社会的认可,学生自然会有一种成功感、自豪感。这种良好的心理驱动力会促使学生扬长避短,更充分地张扬自己的良好个性,进而促进他们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2)现代化教育设施为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的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开始越来越广泛。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多地培养各方面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中学校园环境建设中都加大了科技教育力度。
首先,各校都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可能多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如教室都配置了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可以利用它建立班级网页,上网查找资料,发布信息,网上交流等等,实行网络资源共享。这样学生不但扩大了知识面,而且校内及校际间也加强了联系和沟通,避免以往“闭门造车”的弊端。
另外,学校图书馆还为学生配备了电子阅览室,并增大藏书量,让学生驰骋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这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学生的视眼,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多地了解世界。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这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也都是在不断的动手实践中才得来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神农道君》【读趣阁】《万界守门人》《无限旅游团》《云朵和山先生》《华娱,从神雕剧组开始!》《种花家的兔子[星际]》《神职奶爸》《我有一枚命运魔骰》《少女的野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