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俄罗斯阿芙乐尔巡洋舰【1 / 2】

第十四节俄罗斯阿芙乐尔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巡洋舰,这艘传奇的巡洋舰经历了三次革命和四场战争,因参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闻名于世。

历史背景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6日,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9时45分,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00年在圣彼得堡的海军船厂下水,于1902年建成服役。舰长124米,舰宽17米,排水量6730吨,航速20节,装备152毫米炮8门,75毫米炮24门,37毫米炮8门,鱼雷发射管2具,舰员578名。“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古罗马神话中是指司晨的女神。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阿芙乐尔号随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被派往远东增援,1905年5月在对马海峡海战中俄国舰队几乎是全军覆没。阿芙乐尔号脱离了俄国舰队,掉头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菲律宾被扣留,战后归还俄国。

归国途中,受革命感染的水兵偷偷购置武器,准备回国后进行武装斗争。沙皇政府发觉“阿芙乐尔”号的水兵不可靠,便将其改为教练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芙乐尔号在芬兰湾执行巡逻任务。1916年因作战受伤到船厂维修。1917年二月革命时,舰上水兵发动起义,参加推翻沙皇的斗争。5月12日,列宁到正在工厂大修的“阿芙乐尔”号上发表演说,使水兵们受到教育,纷纷加入布尔什维克党。7月4日,“阿芙乐尔”号宣布,只服从波罗的海舰队布尔什维克委员会的领导。

1917年11月6日,阿芙乐尔号的官兵执行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把军舰开到涅瓦河口,停泊在尼古拉耶夫桥下。11月7日舰上电台广播了列宁签署的《告俄国公民书》,当时,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令其在6时20分之前无条件投降,但遭到拒绝。当晚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率先向当时的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开炮,揭开了“十月革命”的序幕。1923年起,阿芙乐尔号被编为训练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在苏联卫国战争中,阿芙乐尔号拆下9门火炮,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部署在列宁格勒城郊抵抗德军的进攻,而阿芙乐尔号因无力抵挡德军的轰炸在港口自沉,直到战争后期,于1944年被打捞出水并进行了修复。

从1948年起,阿芙乐尔号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舰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并成为海军博物馆供游客参观。1957年在舰上建立了海军中央博物馆分馆。

基本技术资料

长度:126米;宽度:16.8米;吃水:6.6米;排水量:7000吨;3个蒸汽机总功率:9046千瓦;最高时速:19节;以10节航行续航力:4000海里;甲板装甲厚度:38~64毫米;武备:14门152毫米舰炮;6门76.2毫米高射炮,152个电冲击水雷;人员配置:723.

传递奥运圣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