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英国挑战者2E主战坦克【1 / 2】

冯化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bi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五节英国挑战者2E主战坦克

英国战后坦克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从百人队长开始,到酋长;再到酋长—900;接下来是挑战者—1和挑战者—2.可以说,挑战者—2和酋长的差别,比起豹—2A6和豹—1的差别要小得多。

从1983年3月第一辆挑战者—1主战坦克装备英国陆军以来,外界对挑战者—1的评价始终不高,主要的诟病集中在火控和机动上,由于挑战者—1的火控系统由酋长式主战坦克改进而来,精密程度以及综合性能均不如M1/豹—II,在历年北约坦克射击竞赛中表现都不理想,首发命中率也不算高。

在1987年举行的加拿大“陆军杯”(也称为“银杯奖”)坦克炮射击大赛上,挑战者—1和M1、豹—2同台比武。

较量的结果,M1坦克炮的命中率达到94%,豹—2为92%,而挑战者—1仅为75%;每发弹的平均射击时间,M1为9.1秒,豹—2为9.6秒,而挑战者—1则长达12.61秒。

两项成绩的比较,挑战者—1坦克差距明显。这使专门训练了数月、打了6585发炮弹的英国皇家轻骑兵团的坦克兵们倍感耻辱。挑战者—1的动力系统可靠性也有问题,加上它过人的战斗全重,机动性不用说自然是比M1和豹—2低了不少。

和M1A1主战坦克一样,挑战者—1同于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中首度接受战火洗礼。虽然机动表现不如M1A1,但是挑战者—1的火力、防护力可说是毫不逊于前者。

英国陆军的主要参战单位是第1装甲师的第7装甲旅和第4机械化步兵旅,共装备157辆挑战者—1主战坦克,担任联军地面攻势中最重要的左翼——横越伊南沙漠,切断伊军朝巴格达撤退的路线,并捕捉伊军装甲部队,尤其是伊军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

在5月25日,英军第7装甲旅接触伊军两个装甲旅,该师的挑战者—1坦克首度在实战中大显身手,痛击伊军部队。次日第7装甲旅继续朝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市快速挺进,沿路上挑战者—1仍然以压倒性的姿态痛击路上的伊军装甲部队。

在这天的战斗中,一辆挑战者—1利用热成像仪,在5100米外解决一辆伊军T—55坦克,这是海湾战争地面战中联军坦克距离最长的一次成功猎杀,将线膛炮的长距离精确度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整个波斯湾战争中,挑战者—1共击毁300多辆伊军各式坦克、装甲车辆,而仅有一辆挑战者—1被击毁。

在海湾战争中,英国陆军还进一步强化了挑战者—1的防护能力,包括在车头、炮塔正面加装皇家兵工厂制造的高爆反应装甲,原有的侧裙板也被维克斯公司研制的被动式装甲裙板取代;此外,参战的挑战者—1也配备了皇家兵工厂新研制的L—26型翼稳脱壳穿甲弹。

客观的说挑战者—1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海湾战争的地面作战结果并不足以评估某一型坦克的真实作战实力,造成伊军大溃败的因素很多,联军坦克的性能优势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甚至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加上被挑战者—1、M1A1坦克击毁的伊军坦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五十年代的老式坦克,双方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以这种一边倒的战场态势和性能形成代差的坦克之间的较量显然并不足以评判挑战者—1坦克的真实性能。

海湾战争以后,各国军火商纷纷看好中东这个大市场,英国自然也不落后。不过,由于在海湾战争中M1A1的表现更为出色,再加上科威特和沙特对美国心存感激,他们先后订购了大量的M1A2主战坦克;而此时,法国的新锐主战坦克勒克莱尔浮出水面,德国也借机推出了豹—2A5/A6主战坦克,并且都获得了订单。相比之下,英国推出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就乏善可陈了,英国只获得阿曼36辆挑战者—2的订单,只相当于人家的一个零头。

尽管与挑战者—1相比,挑战者—2已经有了16项重大改进,主要包括:采用L—30型120毫米线膛炮;新型的TN—54型自动变速箱;新型的乔巴姆装甲;新型的火控系统和增强顶部防护的新炮塔等。其中以火控系统的改进最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捡垃圾》《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搞笑小说网】《我是一颗武装卫星》《高达之吹过宇宙的风》《泰昌大明》《1978合成系文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