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读bbiqud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年秋后萌溪出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现象,一些常年在外面生意做得很好的人家纷纷回来了,有的男主人一个人回来的,有的是举家搬回来的,都说外面世道乱,日子不好过,还是回家好。
先是慈养堂的刘康平和华金堂的刘茂山回来了。他们是堂兄弟,祖上开杂货店,从萌溪一路开到京城,分店有三百多家。据说从萌溪回京城遥遥千余里,他们一路上不需要带任何盘缠,吃住都是自家的店。他们祖上从道光年间开始盖房子,一直盖到光绪年间。有个小木匠进门时才十八岁,两套房屋盖好后离开时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两套房的门阙用的是上吨的太湖石,抱石鼓是黟县青,想想这些石头是怎么从无锡太湖和黟县运到萌溪的就知道这工程有多浩大。两幢房子占地十六亩,村里每年中秋舞草龙都必须从他家开始,元宵放洋灯也必须是他家先放,他家是萌溪第一户人家,没有第二。他们回来后要把在萌溪的二十来亩上等田全都卖了。有人想买,但一下子拿不出多少钱,再说买田买地对于任何人家都是件大事,不是说买就能买的,都得从长计议。他们看一下子这么多田出手不了,就决定将这些上等田都按中等田的价格出让。按当时田价,上等田二十六元一亩,中等田只要十五元一亩,几乎腰斩一半的价格,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蛮划算的,于是好几家准备买。
黑狗也得到这个好消息。他深知土地是农民的根,自己家曾经因为一夜之间把田地卖光而落得家庭四分五裂,教训之惨痛刻骨铭心。这回人家便宜卖田卖地,那还不抓住机会买点啊?黑狗跑回家,看见娘正在晒衣服被子,远远地喊:“娘,有个好消息。”
娘说:“什么好消息?”
黑狗说:“高萌刘康平和刘茂山家有田要出让,上等田按中等田的价!”
娘说:“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啊?”
黑狗说:“怎么没关系啊?田价这么便宜,我们正好可以买进啊!”
娘说:“哦,我们家哪有那么多钱?你当买田买地是一点点钱啊?”
黑狗说:“这两年我家不是攒了点钱嘛!钱都在你这里,盘点一下,看能买多少?”
娘笑着说:“我们家黑狗能办大事了。”她突然压低声音,生怕人家听见,小声说:“好,我清点一下,应该就二十来块吧。”其实家里有多少钱她心里清楚得很,过去一年到头也见不到现钱,现在好不容易攒了点,没事的时候总爱拿出来盘算,点一遍开心一遍。那些铜板都被她摸得光滑光滑的,每个铜板长什么样她都清清楚楚,只不过不能在这大众场景下大喊大叫而已。
黑狗心知肚明,也压低声音说道:“我们合计合计,能买多少是多少,等有田有地了,我们日子过得就踏实啦。”
最后他们东拼西凑地买了一亩半田。黑狗很想多买点,这机会多难得啊,但只能凑这么点钱,没办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